新闻资讯

专访|松重丰:“美食家”不孤独,他在自由地吃饭

经典IP《孤独的美食家》的首部剧场版电影目前正在热映中。这部由松重丰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不仅延续了“下饭神器”特质,井之头五郎的吃货之路也变得更加丰富广阔。

为寻一道儿时记忆中的汤,五郎横跨法、韩、日三国,开启寻找美食的冒险。而过去十多年总是一个人吃饭的“孤独美食家”,这一次也借由食物,将更多的人连接在一起,将“一人食”美学升华为一场关于记忆、归属与生命温度的跨国对话。

《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海报

作为亚洲最著名的“吃播”男主,井之头五郎的美食体验,陪伴过无数观众的干饭时光。这个日常表情有一点木讷呆萌的男人,在“肚子饿了”的时候,整个人就会立刻焕发勃勃生机。而他精心面对每一顿饭,细心品味和评价每一口与食物的相遇,看他吃饭的人都会被他狠狠治愈。

一开始这只是一个在日本东京电视台深夜档播出的节目,连松重丰本人都觉得应该没什么人看。结果这部剧至今已经走过十三年,几乎每一部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用最朴实的镜头和最平凡的细节,发掘出一家家不起眼的街边小店,也勾勒出不起眼食材中让人沉醉的生活况味。

松重丰在上海

作为五郎的松重丰,从中年大叔一直吃到白头,自称已经是被人叫“爷爷”的年纪。系列十周年的时候,他曾动过要不就让这个系列就此终结的念头。但想到长时间和观众积累下的羁绊,觉得“如果就此停下,很多人会觉得很寂寞吧”。于是他决定换个方向,让十年成为冒险的新契机,自己揽下编剧兼导演的重任,要拍摄一部“集大成”式的作品,作为大礼。

相比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构建了一个更宏大的叙事框架——五郎受委托踏上了寻找“一酱汤”味道的跨国旅程,原本局限于日本本土的美食探索扩展至更辽阔的地域,内田有纪、矶村勇斗、小田切让等伙伴的加入,不仅让五郎旅途中多了向导与帮手,更通过各自的故事丰富了电影的情感维度。

为宣传电影,松重丰此次也来到上海。不改“美食家”本色,沪上三天行程,被各色美食塞得满满当当,每一场路演放映,都有观众带来自己喜爱的食物与五郎叔分享。在与观众互动时,他也时刻“五郎附体”,当观众表示自己带来吃的,他就迫不及待奔下台去接受“投喂”,当然,其实是为了更近距离地和喜欢他的观众们互动。甚至,他还将自己的“寻汤之旅”从电影延续到了现实生活中。当听到多位中国观众提到自己记忆中儿时的那道番茄鸡蛋汤,他也专程去品尝了这道最家常不过的汤品。

松重丰在上海影城复刻经典场景“咚咚咚” 

而当大银幕上亮起经典的“咚咚咚”画面,与味蕾有关的情怀记忆也被唤醒,松重丰独特的表演风格,细腻的埋藏在不经意表情间的小心思都被观众读懂,引发影院的阵阵笑声。这次不是面对着小银幕的“下饭神器”,而是在大银幕前与同好们同场欢笑与感动。走进电影院的五郎,让曾经看着他自己吃饭的人们,也一起摆脱了“孤独”。

影片放映前,松重丰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谈到他和井之头五郎为伍的这十三年。

【对话】

每个人记忆里,都有一道小时候的汤

澎湃新闻:每一次《孤独的美食家》推出新的剧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这次五郎吃什么。所以,这次电影里有哪些好吃的?

松重丰:这是一次“寻汤之旅”。因为我觉得,汤对人们来说是有情感共鸣的一道菜品,全世界各个地方不管走到哪里,每个地方都有汤这个种类。

包括这一次在上海的路演中,我在交流的互动环节问观众有什么记忆中的汤品,很多人都会说是番茄鸡蛋汤,我就觉得果然每个人都会怀念这种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也只有自己家乡食材的味道是最能留住人们的记忆。但是小时候喝过的汤很多现在可能已经做不出来了,因为很多食材现在也找不到了。

当时在决定这个大的方向之后,我就开始以自己童年时候吃过的北九州的一个杂烩汤面为基础作为参考。包括后来我们去收集素材,去了法国,去了韩国,找到了很多的食物,我把其中的一部分反馈到了这个作品当中。

《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剧照 美食之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澎湃新闻:除了食物,电影里还有很强烈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这次五郎从一个人吃饭,变成了他很努力地用食物去连接不同地方的人,为什么设计了这样的转变?

松重丰:到目前为止,五郎在电视剧中其实没有和别的人有太多交流。但是这一次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新的情节,我觉得对他来说,应该也是非常开心的。当然他不是自己特意要去找别人去沟通,而是他正好被拜托了这个任务,要去寻汤,结果没想到自己的命运的齿轮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和各个不同的人相遇。

对于我来说,这是电影更大的亮点和最有趣的地方。对于观众们来说,如果能关注到这次不仅仅是吃了,他也开始和周围的人产生一些情感上的连接,开始关注别人心情的这种变化,我觉得我也会很开心。

《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 松重丰与内田有纪

澎湃新闻:所以是你希望“孤独的美食家”不要再那么“孤独”了吗?

松重丰:其实电影中也出现了很多,别人看五郎吃饭的场景。我觉得孤独这种感觉更像是别人眼中的样子,但我想五郎自己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而是觉得自己是很自由自在地吃饭的人。这是这个剧一直想传达的精神。这次电影也更像是这种自由自在吃饭的形式的一个延长线。

曾想过终结,但为了观众做导演开始新的冒险

澎湃新闻:首次担任导演、编剧和主演三重身份,是什么促使你选择全面参与创作?

松重丰:在三年前,也就是《孤独的美食家》十周年的这个节点上,我在想,我是要继续做这个系列,还是说就在这儿给他画一个句号。在那个十年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部作品和大家的羁绊越来越深了,如果把它停掉的话,觉得也会很寂寞吧。那么我觉得,是时候开始新的冒险了。所以希望将它做成一部集大成的作品。虽然最开始我觉得这个题材是不适合做成电影的,但是后来又觉得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构思让它可以成为一部电影呢?我曾经也拜托了其他的导演,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还是由我亲自来。

松重丰在片场

澎湃新闻:所以实际做导演的感受如何,怎么平衡导演和演员的工作?

松重丰:电影这个行业,虽然我涉足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参与 *** 方面。这一次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过程,觉得真是太有趣了。我还想自己怎么不早点参与进来呢。

主体的成员都是我们十多年来一起合作的这些工作人员,所以沟通起来是非常顺畅的,大家就像家人一样。当然比起之前做TV系列,我们的团队肯定是规模更大了。我来统揽全局,负责整体的规划,然后跟我的工作人员一起团结一心,一起来做这个电影,一切进展都是非常顺利的。

导演松重丰

澎湃新闻:你作为“五郎”已经陪伴大家十三年了,在一开始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想过和这个角色相伴这么久吗?

松重丰:一开始这只是一个在日本东电深夜档播出的节目,我甚至觉得不太会有人看,但没想到就这样走过一年又一年,走到了现在。后来听说在亚洲有很多人喜欢这个系列,几年前到北京发现中国也有人喜欢,我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开始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只有四十多岁,当时确实没有想到会演一个角色演这么多年。

《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剧照

澎湃新闻:有些演员会觉得太过于深入人心的角色会限制其他戏路的发展,你自己是否会有这样的担心?

松重丰:在日本也有不少演员一直演同一个角色,但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踏入这一步的。其实我是尽可能希望避免自己的演员生涯一直十几年都重复演一个角色的。但是因为有了很多人的支持,我知道有很多“饭友”喜欢井之头五郎这个角色,我觉得为了他们,我可以继续这样去饰演这个角色。

同时,在过去三年,我虽然没有什么机会演出其他的作品,但我一直在集中精力拍摄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演员的角度来看,如果只饰演五郎这个角色,当然是有点不满足的。但我作为演员、导演、编剧参与幕后,有了这些角色的话,我觉得是很平衡的状态。而且一旦进入了这样的角色,好像也很难回到以前只做演员的角色了。所以今后有机会的话,可能还会以幕后的身份去做新的作品。

松重丰在上海街头与观众粉丝打招呼

澎湃新闻:你觉得自己成为五郎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松重丰:如果要说我自己的变化的话,就是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我头发有一点白了。我现在已经是62岁了,所以有的时候如果人家不是叫我“叔”而是“爷爷”了,我也不会觉得特别奇怪。

另外,确实这十几年里,随着年纪增大,我能感到自己身体会有一些老化的迹象,包括在拍摄的时候,我的工作人员会担心我是不是还能像过去一样,这样一直高强度进食和拍摄。但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健康,我的内心还是和五郎一样,都还很年轻。

想带五郎来中国吃遍“丝绸之路”

澎湃新闻:许多观众都很爱边看《孤独的美食家》系列边吃饭,你自己有没有看剧“下饭”的习惯?

松重丰:我本人也是会边看电视边吃饭。但是我不是看电视剧“下饭”,我通常会看新闻。因为我尽量希望吃饭的时候,不要再看自己同行业的东西,那样难免就会去想很多和工作相关的事情,比如会忍不住琢磨他们拍摄的场景、角度,因为做类似的工作很能体会拍摄起来的那份辛苦。这样过度思考的话,这顿饭可能就吃不香了。所以我一般吃饭的时候会和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去看NHK的新闻。

澎湃新闻:你年轻的时候就有在中华料理餐厅打工的经历,谈谈你对中国食物的印象?

松重丰:我在日本吃的其实叫中华料理,可能是在日本有一些改良的那种,开在商店街或者车站等地方的快餐店。这次我邀请演唱主题曲的甲本浩人先生也是我十几岁时在中餐厅打工的时候的小伙伴。那个时候在中餐厅我们吃了非常多炒饭,我个人是很喜欢吃炒饭的,所以虽然这次在电影中,炒饭并不是主角,但还是让这道料理也“上桌”表现了。

对我来说,尤其是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在中餐厅吃到那种带蒜香味的食物,能够品尝到中餐当中那些丰富的香辛料调出的味道,我就能马上恢复元气,可以说是我的“灵魂食物”。我真的可以每天都吃。

松重丰品尝上海小笼包

澎湃新闻:这次来上海也吃了很多好吃的,之后会考虑再来中国拍摄《孤独的美食家》的故事吗?觉得五郎来中国应该去吃什么呢?

松重丰:嗯……井之头五郎如果来中国的话,应该吃什么好呢?我觉得“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不错,如果他沿着丝绸之路去探寻美食,这个画面应该会非常有趣精彩。如果有条件的话,我非常希望他可以赶紧到中国来拍摄。

  • 江阴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7亿元 同比增长2.22%
  • 国家医保局:1-3月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
  • 地方新闻精选 | “雷公”起诉人贩子王浩文案将开庭 旅客带430只甲虫入境被依法没收
  • PAObank受邀出席于香港首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并作分享
  • 瑞典卡车制造商沃尔沃拟在美国裁员800人,以应对关税影响
  • 对话|棋后居文君:创造历史之后,还有继续追梦的心
  • 英国最大冷冻食品超市Iceland闯入中国
  • 视频|除草机器人长手了!还会打理菜园子
  • 视频|黄燕铭正式告别国泰海通证券 下一站或加盟东方证券
  • 中国蔬菜协会营养与品牌分会在京成立,王晓举为首任会长
  • 港股,重磅消息!陈茂波,刚刚发声!
  • 外卖骑手刘强东,不要面子要“里子”
  • 赣商总会在赣州于都召开理事会,塑造当代赣商品牌
  • 在这所沪上红色书店听评弹,“换个角度看历史”
  • Mhmarkets:英国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加速
  • 金融人·事|金融副省长更迭与使命变迁
  • 知名服装品牌过半产品在中国制造?中国厂商:不实
  • 俄媒:俄罗斯经济部将2025年布伦特油价预测下调近17%
  • 日本人一边去韩国疯抢大米,一边吐槽:便宜没好货,还是日本大米好吃!
  • 周末要闻:周一美股期货高开低走 特朗普暂停征收电子产品关税 美伊重启核谈判 多国宣布措施应对美滥施关税
  • 一件外套7000元,这个“淘品牌”把店开到上海南京西路
  • 上海单价“10万元+”楼盘表现出色,专家表示“改善型买家对未来市场有信心”
  • 美国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商务部回应
  • 美元走强,受助于抛售暂停和欧洲央行降息
  • 盘中必读|今日共93股涨停,沪指收涨0.25%,跨境支付、物流概念集体走高
  • 大风天被砸坏的车,保险能陪吗?
  • 一周新车盘点 | 小米推出SU7高性能Ultra车型 2025款小鹏G6正式亮相
  • 整体向好!央行周末发布重磅金融数据
  • 美伊重启核谈判,伊朗货币与股市上扬
  • 亚太地区逆势增长,集装箱运输提前迎来旺季
  • 通胀担忧加剧致四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
  • G20召开发展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中方就美“对等关税”阐明立场
  • 杜华:个人IP领域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特别高,新的IP很难脱颖而出
  • 视频|李大霄:中国股市或步入潜力牛
  • 美国对部分商品免征“对等关税”
  • 贝壳CEO拟捐赠价值4.68亿港元股份:用于行业人员医疗福利及应届生租客帮扶
  • 北京环球影城“卓别林”扮演者被曝多次性骚扰游客,园方回应:已暂停其工作
  • 大风天被砸坏的车,保险能陪吗?
  • 美联储观察:叙事已变
  • 美悄然豁免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关税,苹果等科技巨头或受益
  • 陈杨梅:为爸爸寻我19年没有放弃而感动,回家既紧张又期待
  • 消息称特朗普任命的负责监督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已离职
  • 美联储调查:民众对失业的担忧程度达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水平
  • 从饮料包装到三餐食物,美国家庭“菜篮子”遭关税精准反噬
  • 俄外交部谴责日本计划在近俄边境军事演习
  • 秘鲁前总统乌马拉因洗钱罪被判15年监禁
  •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 黄金股早盘普遍上涨 赤峰黄金大涨逾15%山东黄金涨逾5%
  • 私募基金信息保存不当、非法牟利等!长庚联创及公司总经理被出具警示函
  • 美国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商务部回应
  • 美团骑手社保试点落地,预计将覆盖超百万人
  • 党委书记、董事长先后请辞 股东占款、整改、股权冻结 华农财险面多事之秋
  • 智元机器人也来了,广东珠海具身智能“朋友圈”再扩大
  • 两部门:到2027年,在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调节需求的地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
  • 将大厂“优势”变转型“胜势”,一汽奔腾破局新能源
  • 特朗普年度体检完成,自称感觉“状态非常好”
  • 白宫称没接到中方电话,美媒:高估了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力
  • 中央党校机构调整后,多个省级党校也已设立国家治理、统一战线教研部门
  • 百奥泰回应在美上市单抗被转手
  • “世界超市”热闹依旧义乌老板用心续做“地球人生意”
  • 强调“报行合一”!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增至103条
  • 发行900亿日元债券,巴菲特为何此时出手?
  • 懂车帝上线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
  • 邦达亚洲:加拿大CPI表现疲软 美元加元小幅收涨
  • 4月21日增减持汇总:鞍钢股份等6股增持 双枪科技等7股减持(表)
  • 直通部委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 我国已累计招收博士后超40万人
  • 纯白色石英砂滤料商品报价动态(2025-04-12)
  • 超长续航!南粤求才引贤的风继续吹向这四座城→
  • 特朗普威胁要开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 易方达高管团队调整:刘晓艳出任董事长,陈皓、萧楠卸任副总
  • 全球瞭望丨卡塔尔媒体:加征关税不会让工作岗位回流美国
  • 大和:上调对康方生物投资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至100港元
  • 清明档票房不及去年一半,影院还在吃《哪吒2》的剩饭
  • 直通部委 | 多部门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妇女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突破1亿台
  • 美国消费者调查:关税政策已触发通胀和就业担忧
  • 万元单价失守,产能空置三成,LED显示龙头艾比森增长失速
  • 申万宏源策略:磨底期的注意事项
  • 红利资产防御属性凸显 富国红利质选混合正在发行
  • 特朗普的首席经济智囊说他正研究是否可以炒鲍威尔鱿鱼
  • 欧盟为贸易谈判破裂准备后手 考虑对美国实施出口限制
  • 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需求逐渐回温,成本驱动型需求占主导
  • 碧桂园2024年亏损收窄82.5%,累计交付房屋38万套
  • 寒武纪一季度营收猛增42倍,净利3.5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 国台办:岛内半导体产业被“卖台专业户”赖清德拱手相送是迟早的事
  • 俄乌“暂停打击”协议到期 ,冲突要升级?梅德韦杰夫最新发声:美国“明智”,欧洲也应该这么做......
  • 春日西藏“赏花经济”焕新文旅活力
  • 美元“王座”崩塌:特朗普“关税炸弹”持续炸穿美元防线!
  • 泼天流量砸向敦煌网
  • 1000元/克!黄金 还能买吗?
  • 东鹏饮料一季度净利增近五成,电解质饮料收入增超两倍
  • 福耀玻璃去年业绩再创新高,拟增资4亿美元扩建在美产能
  • 上海奉贤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将迎首批新生,有何特色?
  • 消息称特朗普任命的负责监督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已离职
  • 世界读书日|南京图书馆开了首个网络文学主题阅读空间
  • 外盘头条:美国土安全部长华盛顿餐厅遭窃 特斯拉暴跌 特朗普警告不降息经济将放缓 力挺国防部长
  • 4月18日保险日报丨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持续扩容,1620亿长钱如何入市!保险资管机构加速布局“保险版ABS”
  • 综述|美关税政策拖累增长前景欧洲央行宣布再度降息
  • 人均300+的日料,是后厨拆开的预制料理包
  • 通用电气CEO与特朗普会面 寄望获得关税纾困
  • 俄罗斯与乌克兰互换246名在押人员
  • 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上市:对标宝马MINI,预期贡献10%销量
  • 欧盟下月将公布停止进口俄石油和天然气的路线图
  • 商务部回应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多数来自经营主体实际需要”
  • 美元持续走低: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美国经济担忧
  • 关键词: